最近,两大家居卖场龙头的扩张之举,引起市场瞩目。
仅2018年12月30日当天,居然之家便在全国疯狂开业了数十家店,创历史之最!与此同时,红星美凯龙在2018年来开店均有加速之势,仅12月30日,便成功开业了19家门店。
都说家居圈的这个冬天很冷,红星、居然之家却在疯狂开店,在这逆势扩张的背后到底可以带给我们哪些思考呢?
家居卖场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渠道下沉至三四五线
看似疯狂的扩张背后,是将渠道的触角向三四五线城市下沉。
据红星美凯龙此前发布的2018年三季度财报显示,截至今年9月30日,红星美凯龙共经营75家自营商场,196家委管商场,还包括302家家居建材店/产业街。此外,还有29家筹备中的自营商场(其中自有22家、租赁7家);筹备的委管商场中,有365个委管签约项目已取得土地使用权证或已获得地块。
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,在行业遇冷之下,如此扩张,或有盲目之嫌。真的吗?不是的。根据华创证券2018年8月的统计,三大定制巨头中,企业官网上提供店址的门店数量,欧派5943家,索菲亚3107家,尚品宅配951家。从进入连锁家居卖场的合作门店数量占比来看,索菲亚最高,为20.9%,欧派为 16.0%,尚品宅配为5.3%。
尚品宅配作为定制品牌中较早发起渠道变革的企业,家居卖场的门店数量少好理解。但索菲亚、欧派这样一直与卖场维持着深度合作关系的品牌,更大规模的门店开在了哪里?
从渠道结构来看,这3个定制品牌在五六线市场的门店数都已接近半数。其中欧派最高,占比达59.3%。尚品宅配占比最少,为48.6%。
反观红星和居然,绝大部分门店都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市场。
因此这也就解释了,为什么即使是索菲亚、欧派,连锁卖场的门店占比也不过20%左右。很多时候,不是品牌不想和卖场合作,而是卖场跟不上品牌渠道下沉的步伐。
居然之家董事长汪林朋表示“居然之家连锁扩张一直在提速,将来会成为第一个从北上广一线城市到县级城市全覆盖的企业,全国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、300多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,只有居然之家有可能实现全面覆盖。” 事实上居然之家扩张提速,是在争分夺秒地织就其布下的一张地网,这张地网连同一张天网居然设计家和另一张地网智慧物流,形成“三张网”格局。
2018年12月30日,在居然之家第300店开业的当天,共有8家店在全国同时开业,另7家门店分别在安徽芜湖、安徽阜阳、四川巴中、广西玉林、重庆潼南、湖北孝感等地。不难看出,三四五线城市是居然之家扩张的重点。据悉,居然之家2018年新开门店中80%-85%都在三四五线城市。
“接下来新开的门店,绝大多数都不在一二线城市,而是下沉到三四五线城市,且只选择人口净流入城市。人口有净流入,人口数量增长就要购买住房,买家居建材装修房子。”居然之家总裁王宁表示,三四五线城市的门店品牌选择也不会与一二线城市完全一致,居然之家提供的是生活方式,到了三四五线城市,会有符合这些城市需求的中高端品牌进入卖场。
随着渠道的下沉,居然之家的合作伙伴范围也会扩大,也在推荐经销商到三四五线城市代理更多品牌。相反,对于家居卖场饱和的一二线城市,居然之家会非常谨慎,只考虑杭州、上海等短板区域,而且进入这些城市应该会通过收购或者合作的方式,将现有卖场改造成居然之家。
在此基础上,一二线城市市场的饱和,同质化竞争严重,而三四五线城市,尤其是地县级市场的商业基础设施薄弱,当地消费者对“一站式”购物存在旺盛需求。